精选章节

1 霸王重生

刺耳的刹车声划破夜空,项杰最后的意识停留在那束刺目的车灯上。他记得自己刚结束图书馆的夜读,抱着那本《项羽本纪》走在回宿舍的路上,然后——

疼痛。黑暗。混沌。

当意识再次回归时,首先感受到的是刺骨的寒冷和浑身的酸痛。项杰艰难地睁开眼,发现自己躺在一片荒草丛中,天空呈现出不自然的铅灰色。他试图撑起身体,却发现自己的手臂粗壮了许多,手掌上布满了老茧。

"这是哪里..."他喃喃自语,却被自己低沉浑厚的声音吓了一跳。

"籍儿!你躺在这里做什么?"一个洪亮的声音从背后传来。

项杰猛地回头,看到一个身材魁梧、面容威严的中年男子大步走来,身着古式战甲,腰间佩剑。他下意识地后退半步,脑中却突然涌现出一段不属于他的记忆——项梁,他的叔父。

"叔父..."这个词自然而然地脱口而出,项杰惊恐地捂住嘴。更可怕的是,他发现自己完全理解对方说的每一句话,甚至能流利地用同样的古语回应。

项梁皱眉:"昨夜酒宴你饮得烂醉,今晨练兵竟不见人影。大丈夫当以天下为己任,岂能如此放纵?"

项杰——不,现在他意识到自己似乎成为了项羽——艰难地站起身,低头看到自己一身戎装,腰间悬着一把青铜剑。他的身高比记忆中高出至少二十公分,肌肉虬结的手臂充满力量感。

"侄儿知错。"他听见自己说,同时感到一阵眩晕。现代的记忆与古代的记忆在脑海中交织碰撞,他既是21世纪的历史系研究生项杰,又是秦末楚国名将之后项羽。

项梁神色稍霁:"快些整顿,午时前往会稽郡守府。殷通那厮邀我等商议要事,恐有变故。"

回到所谓的"家"中,项杰站在铜镜前,震惊地看着镜中的自己——剑眉星目,轮廓如刀削般坚毅,双目炯炯有神,正是史书中描绘的项羽形象。他颤抖着触摸自己的脸,确认这不是梦境。

"我真的穿越了...而且还成了项羽?"他低声自语,脑海中浮现出《史记》中对项羽结局的记载——垓下之围,乌江自刎。

一股寒意从脊背窜上来。作为历史系学生,他太清楚项羽的悲剧结局了。而现在,他居然成了项羽本人!

接下来的几个时辰里,项杰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梳理现状。他发现自己不仅拥有项羽的身体,还继承了项羽的武艺和部分记忆,但思维方式和知识储备仍是自己的。这具身体肌肉记忆中的剑术、骑术都完整保留,他甚至能感受到体内澎湃的力量——历史上"力能扛鼎"的描述毫不夸张。

2 智勇双全

午时将至,项杰跟随项梁前往郡守府。一路上,他仔细观察着这座会稽古城,试图将书本知识与现实对应。街道狭窄拥挤,百姓面有菜色,秦朝暴政的痕迹随处可见。

郡守殷通设宴款待,席间言辞闪烁,暗示天下将乱。项杰心知这是历史上项梁项羽起义的关键时刻,按照史书记载,殷通本欲联合项氏反秦,却被项梁先发制人。

"项公,如今天下苦秦久矣,陈胜吴广已起于大泽,郡内豪杰多有异动..."殷通压低声音,"不如我等共举大事?"

项梁举杯微笑:"郡守高见,正合我意。"

项杰注意到殷通身后侍卫手按剑柄,眼神闪烁。史书记载殷通实际想借机除掉项氏,独揽大权。他悄悄握紧了剑柄,肌肉绷紧,准备应对即将发生的变故。

果然,酒过三巡,殷通突然摔杯为号,数十名甲士从屏风后涌出。项梁早有准备,拔剑而起。项杰感到身体先于思维行动起来——他一个箭步上前,青铜剑出鞘如龙,寒光闪过,三名甲士已倒地不起。

这具身体的战斗本能令项杰自己都感到震惊。他的每一剑都精准致命,步伐灵活如鬼魅,力大无穷却又敏捷异常。片刻之间,郡守府已成血海,殷通被项梁亲手斩杀。

"籍儿,今日之举,再无回头路。"项梁擦去剑上血迹,目光炯炯,"你可准备好了?"

项杰深吸一口气,意识到历史正在自己手中展开。但此刻的他已不再是历史上那个刚愎自用的项羽,而是一个拥有现代思维和未来知识的穿越者。

"叔父,天下苦秦久矣,正是我项氏复楚之时。"他沉声回答,心中却已开始盘算如何避免历史上的种种错误。

起义的消息如野火般蔓延。项梁召集会稽豪杰,得精兵八千。项杰被任命为副将,开始参与军事决策。第一次军事会议上,他提出了让所有人震惊的建议。

"叔父,我以为当先稳固根基,再图进取。会稽富庶,可作基地。当务之急是建立制度,安抚百姓,而非急于扩张。"

项梁皱眉:"籍儿何出此言?如今天下豪杰并起,先入关中者为王。岂能坐守一隅?"

"正因豪杰并起,才更需谨慎。"项杰引用现代军事理论,"无稳固后方,远征必败。当先定江东,练精兵,积粮草,然后观天下之势而动。"

众将哗然。年轻的项羽向来以勇猛著称,今日却讲起战略布局,令人匪夷所思。项梁若有所思地看着侄子,最终折中采纳了部分建议,但仍决定尽快西进。

接下来的日子里,项杰开始利用现代知识改造这支起义军。他引入简单的队列训练和旗语系统,改良武器装备,甚至尝试建立初步的后勤保障体系。士兵们对这个突然变得足智多谋的少将军既敬畏又好奇。

一个月后,项杰率军迎击来犯的秦军。这是他第一次真正指挥战斗。站在阵前,他感到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这具身体对战争的直觉,陌生的是现代道德观与古代杀戮的冲突。

秦军列阵而来,黑压压如乌云压境。项杰深吸一口气,下令采用改良后的"锥形阵",以精锐突破敌军中军。战斗开始后,他亲自冲锋在前,青铜剑所向披靡。这具身体在战场上的表现堪称恐怖,每一次挥剑都有数名敌人倒下,鲜血染红战袍。

战后清点,楚军大获全胜。项杰站在尸横遍野的战场上,胃部翻涌。书本上的战争与亲身经历截然不同,死亡的气息和惨叫声将永远烙印在他的记忆中。

"少将军神勇!"将士们欢呼雀跃。

项杰勉强点头,心中却已下定决心——既然命运让他成为项羽,他一定要改变那个悲剧结局。不仅要赢得战争,更要赢得天下人心。

当夜庆功宴上,项杰借故离席,独自走到河边清洗身上的血迹。月光下,他看到水中倒影——那张属于项羽的脸已不再陌生。

3 月下奇遇

"你不是项羽。"一个轻柔的女声突然从身后传来。

项杰猛地转身,看到一个约十七八岁的少女站在不远处。她身着素衣,容貌清丽绝伦,眉目如画,在月光下宛如谪仙。

"你是何人?"他警惕地问,手按剑柄。

少女不卑不亢:"虞氏妙弋,家父为会稽小吏。白日见将军作战,特来道谢。"

项杰稍放松警惕。虞妙弋——这不就是历史上的虞姬吗?他仔细打量这位传说中的美人,发现她眼神中有种异常的清明。

"你说...我不是项羽?"他试探地问。

虞妙弋向前一步,月光照在她精致的面容上:"形是神非。将军躯壳虽为项羽,内里却是他人。妙弋自幼能观人气色,识人魂魄,从未出错。"

项杰心跳加速。在这个陌生的时空,竟有人能看穿他的秘密?他犹豫片刻,决定部分坦白:"若我说,我确是项羽,却又非项羽,你可相信?"

虞妙弋竟微微一笑:"将军有双重魂魄,一为本土,一为异乡。妙弋不知缘由,但知将军心怀慈悲,白日战场上屡次留手,非原本项羽所为。"

这番话让项杰震惊不已。在这个迷信的古代,竟有人如此敏锐。他突然感到一种莫名的释然——也许在这个时空,他终于不用完全孤独地保守秘密。

"虞姑娘..."他刚开口,远处传来寻找他的呼声。

虞妙弋迅速退入阴影:"将军不必多言。他日有缘再会,妙弋愿闻其详。"言罢,如一阵轻风般消失不见。

项杰站在原地,久久不能平静。历史上项羽与虞姬的爱情悲剧他耳熟能详,而现在,这位奇女子竟能一眼看穿他的灵魂。命运的齿轮,似乎已经开始转向不同的方向。

回到营地,项梁正在等他:"籍儿,探马来报,秦将章邯率大军东进,不日将抵。我军当如何应对?"

项杰看着沙盘,现代军事知识与项羽的战争天赋在脑海中融合。他指向一处山谷:"当在此设伏..."

夜渐深,新的战略在烛光下成形。项杰知道,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他不仅要面对强大的秦军,还要在保持项羽英雄气概的同时,避免历史上的种种错误。而那位能看穿他灵魂的虞姬,又会在他未来的命运中扮演什么角色?

月光如水,照在这位穿越时空的"霸王"身上,前方的道路漫长而未知。

4 伏击章邯

晨雾弥漫在山谷间,项杰——现在他越来越习惯被称为项羽——站在一块突出的岩石上,俯视着下方蜿蜒的山道。按照探马情报,秦将章邯的大军将在今日午时经过此地。

"少将军,伏兵已按您的布置就位。"副将龙且快步走来,声音压得极低。这位历史上项羽的得力干将如今正用混合着敬畏和疑惑的眼神看着自己的主帅。

项杰点点头,再次检查地形。这条山谷状如葫芦,入口窄而腹地宽,正是打伏击的理想场所。三天前,当他提出这个计划时,项梁和其他将领都持怀疑态度。

"章邯乃秦之名将,怎会中如此简单埋伏?"项梁当时皱着眉头,手指敲击着案几。

项杰记得自己如何耐心解释:"正因他是名将,才会轻敌。我军新立,在他眼中不过乌合之众。且..."他指向地图上标记的一处浅滩,"秦军必从此渡河,人困马乏之际进入山谷,警惕性最低。"

此刻,埋伏已布置妥当。项杰不仅采用了传统的伏兵战术,还做了一系列改良:派出小股部队伪装成农民在秦军必经之路散布谣言,故意丢弃破损的武器和旗帜示弱,甚至在预定战场提前挖好了数条隐蔽的撤退通道——这些全是现代军事心理学的应用。

"来了。"龙且低声道,打断了项杰的思绪。

远处,秦军的黑色旗帜隐约可见。项杰眯起眼睛,估算着对方兵力——约三万人,队列整齐,显示出良好的训练。走在最前列的是章邯的亲卫队,铠甲鲜明,气势逼人。

项杰的手心渗出汗珠。历史上,章邯是秦末最棘手的将领之一,曾镇压多路起义军。这一战若败,楚军将元气大伤。

"传令下去,按计划行事,以我鸣镝为号。"他低声命令,声音比自己预想的还要沉稳。

秦军缓缓进入山谷,正如项杰预料的那样,队伍拉得很长,后卫部队还在谷口时,前锋已接近腹地。章邯骑着高头大马走在中间,不时环顾四周,但显然没有发现埋伏的迹象。

项杰深吸一口气,张弓搭箭,一支响箭呼啸着划破长空。

刹那间,山谷两侧杀声震天。楚军士兵如潮水般涌出,箭矢如雨落下。项杰亲自率领精锐从侧翼突袭,直取章邯中军。

战斗异常激烈。秦军虽遭突袭,但很快组织起有效防御。项杰在乱军中左冲右突,青铜剑每一次挥动都带起一蓬血花。这具身体的战斗本能再次让他震惊——肌肉记忆中的每一个动作都精准致命,敌人的攻击在他眼中仿佛慢动作,可以轻易闪避或格挡。

"保护将军!"秦军将领的呼喊传入耳中。项杰看到一个身披重甲的武将正被亲卫簇拥着后撤——正是章邯。

"龙且!跟我来!"项杰大喝一声,带着一队亲兵直扑章邯所在。若能擒杀敌方主帅,此战必胜。

两支队伍在血泥混杂的山谷中激烈碰撞。项杰的剑法大开大合,每一击都有秦兵倒下。眼看距离章邯只有十余步,突然一支冷箭从侧面射来,直取他咽喉。

千钧一发之际,项杰凭借超人的反应速度侧身避过,箭矢只擦破了肩甲。他转头看去,是一名秦军神射手正重新搭箭。

"少将军小心!"龙且惊呼。

项杰来不及多想,抓起地上一柄短矛,用尽全力掷出。短矛破空而去,正中那名弓箭手胸膛,将其钉在了身后的大树上。

这一掷之力,连周围的楚军士兵都看得目瞪口呆。项杰自己也暗暗吃惊——史书记载项羽"力能扛鼎",果然名不虚传。

战局逐渐明朗。秦军在伏击下损失惨重,章邯见势不妙,率残部突围而走。项杰下令不要深追,转而围剿被分割包围的秦军部队。

日落时分,战斗结束。山谷中尸横遍野,但楚军大获全胜,歼敌万余,自身伤亡不到两千。士兵们欢呼雀跃,高喊着"少将军神武"。

项杰却高兴不起来。站在血腥的战场上,他第一次真切体会到战争的残酷。那些倒下的秦军士兵,大多也只是被迫服役的普通百姓。作为现代人,这种杀戮带来的道德冲击远比想象中强烈。

"籍儿!"项梁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此战大捷,你立下首功!"

项杰转身,看到叔父满脸喜色,身后跟着一众将领。他勉强挤出一丝笑容:"全赖将士用命,天佑大楚。"

"章邯经此一败,短期内不敢再犯。"项梁拍着侄子的肩膀,眼中满是赞赏,"我军士气大振,正是西进的大好时机!"

项杰心头一紧。历史上,项梁正是在急于西进的过程中轻敌冒进,最终兵败身死。他必须改变这个轨迹。

"叔父,我以为当务之急是巩固江东根基。"项杰尽量使自己的语气显得恭敬而坚定,"此战虽胜,但我军兵力仍不足与秦军主力正面抗衡。不如先定江东,练精兵,积粮草..."

项梁的笑容消失了:"籍儿近来为何如此畏首畏尾?如今天下反秦之势已成,先入关中者为王。岂能坐失良机?"

周围的将领们面面相觑,显然不习惯看到项氏叔侄意见相左。项杰知道,此刻若退让,历史很可能重蹈覆辙。

"叔父明鉴。"他沉声道,"非是侄儿畏战,而是欲求万全。孙子云:'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我军若贸然西进,后方空虚,万一有失,将进退失据。"

项梁眉头紧锁,沉默片刻后挥手道:"此事以后再议。今夜犒赏三军,明日班师回会稽。"

回到大帐,项杰疲惫地卸下铠甲。肩上的箭伤隐隐作痛,但比起身体上的疼痛,心中的焦虑更甚。他明白自己与项梁的战略分歧已无法调和——一个是受现代系统军事教育的研究生,一个是凭借经验和直觉行事的古代将领,世界观截然不同。

5 智谋交锋

"少将军,有人求见。"亲兵在帐外禀报。

"何人?"

"自称虞氏妙弋。"

项杰心头一跳:"请她进来。"

帐帘掀起,虞妙弋款步而入。今日她身着淡青色衣裙,发髻简单挽起,比起月下初见时多了几分烟火气,却依然清丽脱俗。

"虞姑娘深夜来访,有何要事?"项杰示意亲兵退下。

虞妙弋没有立即回答,而是从袖中取出一个小瓷瓶:"闻将军负伤,特来送药。"

项杰惊讶于她消息之灵通:"小伤而已,不劳姑娘挂念。"

"将军白日里掷矛杀敌的英姿,已传遍军营。"虞妙弋唇角微扬,"但妙弋所见,将军眼中并无喜色,反而忧思重重。"

项杰苦笑。这个女子总能看透他的心思。他接过药瓶,指尖不经意相触,一丝微妙的电流似乎从接触点蔓延开来。

"虞姑娘好眼力。"他轻叹,"胜而不喜,确非武人所为。只是..."

"只是将军见战场惨状,心有不忍。"虞妙弋接过他的话,"那些秦卒,大多也是被迫从军的贫苦百姓。"

项杰猛地抬头:"你怎知我所想?"

"妙弋说过,我能观人心。"虞妙弋的声音轻柔似水,"将军之魂来自异乡,所思所想自然与常人不同。"

帐内一时寂静。油灯的光晕在虞妙弋脸上投下柔和的光影,勾勒出她精致的轮廓。项杰突然有种强烈的倾诉欲望——在这个陌生的时空,她是唯一能理解他的人。

"若我说,我知未来大势,你信吗?"他压低声音。

虞妙弋眼睛微微睁大:"将军请讲。"

"按原本轨迹,叔父将执意西进,最终兵败身死。而我..."项杰顿了顿,"我将成为西楚霸王,却因刚愎自用,最终败于刘邦之手,自刎乌江。"

虞妙弋倒吸一口冷气,纤手掩口:"将军竟能预知未来?"

"非是预知,而是..."项杰斟酌着词句,"在我的时代,这一切已成历史。阴差阳错,我魂入项羽之躯,欲改其命数。"

帐外风声呜咽,帐内灯火摇曳。虞妙弋久久凝视项杰,眼中情绪复杂难明。

"所以将军力主巩固江东,是为避免叔父之死?"她最终问道。

项杰点头:"正是。但我担心难以说服叔父。他性子刚烈,认定之事九牛难回。"

虞妙弋沉思片刻:"家父曾言,项公最重实力。将军若能证明己策可行,或能使其回心转意。"

"如何证明?"

"江东富庶,却治理不善。将军何不先在此试行新政?若成效显著,项公自然信服。"虞妙弋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且家父在郡府为吏,可助将军了解民情。"

项杰眼前一亮。这确实是个办法——用实际成果说话。他感激地看着眼前这个聪慧过人的女子:"虞姑娘为何助我?"

虞妙弋垂下眼帘,长睫毛在脸上投下淡淡的阴影:"妙弋自幼能见人之不可见,常被视作异类。将军之魂与众不同,反令我觉得...亲切。"她抬起头,眼中带着一丝羞涩,"且将军心怀仁义,欲救天下苍生,妙弋愿尽绵薄之力。"

6 改革江东

两人的目光在灯光中交汇,一种无需言语的默契悄然建立。项杰感到心中有什么东西悄然松动——在这个时空,他终于不再孤独。

接下来一个月,项杰开始了他的改革计划。白天,他整顿军务,创立"楚军讲武堂",亲自教授军官们基本的战术理论和指挥技巧;晚上,他与虞妙弋及其父亲虞公讨论民生政策,制定了一系列减轻赋税、鼓励农耕的措施。

最让将士们惊讶的是,项杰废除了军中残酷的连坐刑罚,代之以明确的军规和系统的训练。他还尝试建立参谋制度,让有见识的文人参与军事决策——这在那时是极为前卫的做法。

"籍儿,你这些举措虽好,但过于温和。"一次军事会议上,项梁直言不讳,"治军当以威立信,岂能如此宽纵?"

项杰耐心解释:"叔父,孙武云:'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严刑峻法只能使士卒畏而不爱,真心效死才是制胜之道。"

项梁将信将疑,但看到军队士气和战斗力确实在提升,也就没有强行阻止。

与此同时,项杰与虞妙弋的交往也越来越频繁。她不仅帮他了解当地民情,还经常提出独到的见解。一次讨论土地政策时,她的话让项杰大为震惊。

"将军欲分田地与贫民,固然是善政。但若不先清丈土地,查明隐匿,最终得益的仍是豪强。"虞妙弋指着地图上的几个大庄园说,"这些家族表面归顺,实则隐瞒田亩,逃避赋税。"

项杰恍然大悟——这正是历史上许多改革失败的原因。他当即决定先进行土地清查,再推行分配。

随着改革深入,江东民生逐渐改善,楚军实力稳步增强。越来越多的流民前来投奔,项杰的名声也日益响亮。人们开始称他为"仁勇霸王",这个称号让项杰哭笑不得——历史上项羽被称为"西楚霸王",现在前面竟加了个"仁"字。

然而,好景不长。一日探马来报,秦二世派大将王离率十万大军东进,意图一举剿灭各路反秦势力。军情紧急,项梁召集众将议事。

"秦军来势汹汹,我军当如何应对?"项梁环视众将,最后目光落在项杰身上。

项杰早已思考过这个问题。他起身走到地图前:"王离军虽众,但远道而来,补给困难。我军可分兵两路:一路由叔父率领,正面牵制;我率精锐绕道敌后,断其粮道。待其粮尽兵疲,再合力击之。"

这个计划融合了现代游击战思想和古代兵法,既避免了正面硬拼,又能有效削弱敌军。项梁沉思良久,终于点头同意。

"籍儿之策稳妥。但此战关系重大,我亲自率主力迎敌,你与龙且领精兵绕后。"项梁顿了顿,意味深长地看了侄子一眼,"若此策奏效,日后军事当多听你谋划。"

项杰心中一喜——叔父终于开始认可他的战略眼光了。

出征前夜,项杰独自在营外踱步。星空璀璨,银河横贯天际,与现代被光污染遮蔽的夜空截然不同。他不由想起穿越前的日子,那些在图书馆熬夜写论文的夜晚。

7 火烧粮道

"将军似有心事。"熟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虞妙弋不知何时已站在不远处,月光为她镀上一层银边。

"明日出征,胜负难料。"项杰轻叹,"若按原本历史,叔父此战..."

"将军已改变许多,何必再忧心既定之事?"虞妙弋走近几步,"况且,妙弋观将军气运,已与初见时大不相同。"

项杰转头看她:"此话当真?"

虞妙弋点头:"将军初来时,魂气浮动,与肉身尚未完全相融。如今二者已浑然一体,且..."她犹豫了一下,"且有一股新生的气运在汇聚,这是原本项羽所没有的。"

这番话给了项杰莫大的安慰。他凝视着虞妙弋月光下的侧脸,突然有种冲动想告诉她:无论历史如何改变,他都不会让那个"霸王别姬"的悲剧重演。但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虞姑娘,待此战结束,我有要事相商。"他最终说道。

虞妙弋似乎察觉到他的心意,脸颊微红:"妙弋愿等将军凯旋。"

次日黎明,楚军兵分两路出发。项杰率八千精锐沿小路迂回,行军七日,终于抵达预定位置——秦军粮道上的关键隘口。

"少将军,探马来报,王离军已与项公对峙三日,粮草多囤于此。"龙且指着山谷中的一座营寨说。

项杰仔细观察地形,发现秦军守备森严,强攻必然损失惨重。他沉思片刻,突然有了主意。

"传令下去,多备火把火箭,今夜子时行动。"

当夜,项杰派小股部队在秦军营寨四周同时放火,制造大军来袭的假象。秦军果然大乱,守将匆忙率主力出营迎战。趁此时机,项杰亲率死士从侧面突袭,一举攻入粮仓,纵火烧粮。

火光冲天而起,秦军粮草尽数焚毁。任务完成,项杰立即下令撤退,不与秦军纠缠。临走前,他命人在显眼处留下"楚将项羽焚此"的标牌——这是心理战术,既打击敌军士气,又能将功劳明确归于己方。

回师途中,探马接连传来捷报:王离军粮尽自乱,项梁趁机猛攻,秦军大败,退守曲阿。楚军声威大震,四方豪杰纷纷来投。

胜利的喜悦中,项杰却保持着清醒。他知道,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打败秦军只是第一步,如何避免历史上楚汉相争的悲剧,才是关键。

回到会稽,项梁亲自出城相迎。这位向来威严的叔父竟当众拍着项杰的肩膀,满脸自豪:"吾侄智勇双全,项氏后继有人!"

当晚庆功宴上,项杰被众将频频敬酒,就连一向不服他的几个老将也态度大变。酒至半酣,项梁宣布了一个重大决定。

"诸位,如今天下大势已变。我意立楚王后裔为王,以聚人心。同时,任命籍儿为上将军,总领军事。"

项杰心头一震。历史上,项梁确实立了楚怀王之孙熊心为楚王,但随后因战略失误而兵败身亡。现在历史似乎正在改变——他被正式赋予军事指挥权,这意味着可以更大程度地避免叔父的决策错误。

宴席散后,项杰婉拒了众人继续饮酒的邀请,独自来到城墙上。夜风拂面,带着初秋的凉意。他望着城中星星点点的灯火,思绪万千。

8 月下情缘

"将军凯旋,为何不与众同乐?"虞妙弋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项杰转身,看到她手捧一件披风:"夜凉露重,将军当心身体。"

"多谢虞姑娘。"项杰接过披风,不经意间触碰到她的手指,两人都有些局促地移开视线。

沉默片刻后,项杰开口道:"叔父欲立楚王,姑娘以为如何?"

虞妙弋沉思道:"立王可聚人心,但...将军需谨记,最终天下人期盼的,是明君而非旧主。"

这话直指要害。项杰惊讶于她的政治洞察力——确实,秦末乱世中,六国旧贵族早已失去民心,百姓渴望的是全新的秩序。

"姑娘见识不凡。"项杰由衷赞叹,"他日若有机会,愿请姑娘参与政事。"

虞妙弋掩口轻笑:"女子参政,岂不贻笑大方?"

"在我的时代,女子为官为将,再平常不过。"项杰脱口而出,随即意识到失言。

虞妙弋却并不惊讶:"将军魂来之世,想必是极乐之地。"她望向星空,"妙弋有时想,若能随将军看看那样的世界,该有多好。"

项杰心中一动,突然握住她的手:"虞姑娘,待天下大定,我必让你见到不一样的世界。"

月光下,两人的身影在城墙上拉得很长。历史的车轮,正在这个穿越者和这位奇女子的共同努力下,悄然转向未知的方向。

  • 贺誉沉程烟裴洵舟裴若语无弹窗TXT
  • 《掉马后,前任跪求我的特种兵司机放过他》衍生小说
  • 《继承千万遗产后,我却负债一个亿》在线TXT
  • 《婆婆怒骂我花了她十年的退休金,我直接一脚踢飞这群吸血鬼》免费试读
  • 《好运女儿被迫参加俄罗斯转盘游戏后,我抱着骨灰罐跳海了》热门爽文
  • 《误闯天家,相思成沙》热门小说完结
  • 《我给诈骗犯转账一千万后,请全班点天灯的白富美舍友慌了》本站精选
  • 《当爱意燃成灰烬,我自会离你而去》原著小说
  • 更新时间:2025-06-11 19:44:22

    上一章继续阅读下一章
    文字: 背景: